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干好工作、成就事業、促進發展,方法無疑為一項必要條件。因為好的方法猶如車之兩輪、鳥之兩翼,方法對頭,就會事半功倍,反之,就會事倍功半。想問題、辦事情時講究方法,工作實踐中創新方法,付諸實施后總結方法,古今中外概莫能外。方法的研究和運用,一切要以時間、條件、地點為轉移,對古與今的方法、創業與守業的方法進行縱橫比較和探索。中國古代有三十六計,三十六計的實質,講得也是個方法問題。戰國時,田忌和齊威王賽馬,田忌失敗后,調整了上馬對陣的次序,最終取勝。馬還是同樣的馬,但不同的布陣方法卻有不同的結果。在哲學領域,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和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學,就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方法論。
方法千千萬,探索無止境。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在《談談方法》中曾經指出:“光有健全的頭腦是不夠的,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地運用它。”在實踐中探索方法,用方法引領發展,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新課題。傅曉凱同志長期從事政法、黨務和教育工作。幾十年來,他注重學習,勤于思考,善于總結,不斷探索,結合工作實際,利用業余時間寫出了《方法探索與創新——36工作法》一書,該書著眼于加強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建設,本著“結合實際、重在運用”的原則,在方法的創新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、全面地研究和分析,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價值。本書共分為方法創新36法的自撰自書篇、方法創新點滴哲理的500條建議、方法創新的論文與講座篇等3個部分。通篇看來,本書主要有四方面的特點:一是思想性。本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立場、觀點認識、思考方法的創新問題,字句簡潔,通俗易懂,自成風格。二是創新性。在重視、繼承和借鑒我們黨現有方法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,以創新的精神探索、總結、歸納方法的創新問題。三是實用性。本書緊密聯系干部的思想、工作、生活實際,立足于教育引導,循循善誘,意近旨遠,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。四是指導性。本書所列方法涵蓋了方方面面,對干部工作、成長、生活等都具有指導意義。同時,希望傅曉凱同志繼續緊貼實踐、緊貼發展、緊貼素質,超前思考、拓展探究,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問世。
方法源于實踐,但方法必須依靠實踐去檢驗;方法引領實踐,但方法必須是科學的、正確的、有效的。相信這本書的出版,在提升干部的學習力、創新力、發展力,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,轉變機關作風,提高工作效能等方面,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。
是為序。
(《方法探索與創新——36工作法》,傅曉凱著,中原出版傳媒集團、河南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。本文為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副廳級干部張長江所作序言)